探訪新疆疏附法院:“如我在訴”,民眾更“舒服”
喀什疏附9月18日電 題:探訪新疆疏附法院:“如我在訴”,民眾更“舒服”
記者 張素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疏附縣,流傳著一句廣告語:“要舒服,去疏附,到了疏附真舒服?!?/p>
但對于生活在疏附縣烏帕爾鎮(zhèn)的庫爾班(化名)來說,這幾日“頭疼得很”。他被包工頭拖欠了4200元(人民幣,下同)的工錢,相當于一年收入的近兩成,卻怎么也聯系不上對方。
聽工友說可以到法庭尋求幫助,庫爾班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走進疏附縣人民法院烏帕爾人民法庭。該法庭特邀調解員圖爾貢·麥麥提很快就找到包工頭,并促使雙方簽署調解書。最遲一個半月以內,庫爾班就能拿到應有的工錢,這讓他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在烏帕爾鎮(zhèn),類似的勞務糾紛還真不少。此地是途經塔什庫爾干縣的必經之路,長期以來市場活躍,人員流動性大。烏帕爾人民法庭今年新收案件已超過300件,這讓法庭目前僅有的一名法官努爾麥麥提·吐爾迪有些吃不消。
好在總有辦法,其中一項舉措是依托轄區(qū)豐富的社會組織資源,設置多個特色調解工作室參與化解矛盾,比如通過駐烏帕爾法庭“退休法官調解室”幫助化解婚姻家庭類糾紛、繼承及鄰里、民間借貸類等糾紛。
此番幫助庫爾班“討薪”的圖爾貢·麥麥提是一名曾在法院工作37年的老法官,不僅辦案經驗豐富,更對司法事業(yè)“愛得深沉”。今年5月退休,7月就“上崗”調解,至今經手了70多件案子,大多數都實現“案結事了”。
從創(chuàng)設“三前調解法”到探索“三度聯調把握法”,再到借助“指尖訴訟”“掌上辦案”助力“解紛不出戶”,從源頭上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取得成效,收案增幅逐年下降。努爾麥麥提·吐爾迪說,今年以來,烏帕爾人民法庭新收案件316件,結案率達93.99%,其中判決的只有74件。
為進一步延伸司法服務觸角,疏附縣人民法院還在未設立人民法庭的鄉(xiāng)、鎮(zhèn)設立巡回審判點,并在全縣134個村(社區(qū))設立法官工作室,彌補司法服務盲區(qū)。
9月16日,記者隨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實地走訪新疆,其間來到疏附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的訴訟服務窗口。中新社記者 張素 攝
司法為民,“如我在訴”,讓民眾感覺更“舒服”,還體現在疏附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的訴訟服務窗口。
今年5月,疏附縣人民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團隊入駐縣綜治中心,搭建訴訟服務“綠色通道”,通過設立專門窗口及功能區(qū),提供立案咨詢、訴調對接、網上立案等基礎服務。
疏附縣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維妮拉·艾尼瓦爾在這個訴訟服務窗口工作了4個多月。她告訴記者,累計處理了82件案子,其中涉及勞務糾紛、婚姻糾紛等。
“以前當事人來到法院立案,我們才知道有這些糾紛?,F在在這里,即使當事人來找婦聯、司法局等其他單位的窗口辦案,我們也能根據其需要盡快參與解紛。”她說。
維妮拉還說,有了綜治中心,這種“一站式”訴訟服務新模式有效整合了司法資源,既為群眾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又從源頭減少了矛盾糾紛的激化。
在疏附縣綜治中心訴訟服務窗口,對于調解未成功的糾紛,支持現場立案并直接轉入速裁流程,大幅提升案件辦理效率,助力糾紛快速化解,同時開展判后答疑、受理及督辦信訪案件,耐心釋法說理,幫助當事人理解裁判結果,解開當事人心結,推動糾紛實質性解決。
“不僅疏附縣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得以化解,而且涉訴信訪案件也基本沒了?!笔韪娇h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代院長艾山江·吾布力對中新社記者說。
艾山江·吾布力是一名全國模范法官,本月初受邀赴北京參加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大會觀禮。他說,這更激勵自己要以分毫不差的嚴謹守護公平正義,以人民至上的初心化解每一起糾紛。
從參與調研本地區(qū)婚姻家庭糾紛多發(fā)原因,到著眼短視頻社交軟件未能及時下架不良內容視頻的新課題,艾山江·吾布力和他的同事們忙個不停,正在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期待、守護一方平安。(完)
【編輯: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