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19 來源:孤苦伶仃網(wǎng)作者:不懂球的老漢SC
她在領(lǐng)獎臺上的一句“我為作為一名來自中國的女演員感到驕傲”,讓無數(shù)人動容。這份榮耀背后,是一個從黑龍江鶴崗走出來的女孩,用十幾年時間完成的驚人蛻變。9月6日的威尼斯電影節(jié)之夜,中國演員辛芷蕾憑借《日掛中天》中的出色表演,榮獲第8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繼鞏俐(1992年《秋菊打官司》)、葉德嫻(2011年《桃姐》)之后第三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女演員。領(lǐng)獎時她激動地說:“十幾年前我剛?cè)胄械臅r候吹過一個牛,我說有一天我要站在世界級舞臺上,成為國際巨星。那時候我遭受到了很多嘲笑。但是你看,今天我終于站在這兒了。”01 草根逆襲,從苦難中淬煉演技辛芷蕾的成長經(jīng)歷,堪稱一段從塵埃里開出的花。她1986年出生于黑龍江省鶴崗市一個貧困家庭,父親癱瘓在床,母親打零工補貼家用。18歲那年,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她退學南下廣州,進了服裝廠每天踩著縫紉機從清晨忙到深夜,手指被針扎得滿是小口。下班后還要去酒吧駐唱,抱著吉他唱到嗓子沙啞,只為多賺點錢給父親買藥。后來被經(jīng)紀人發(fā)掘,她攥著攢下的1萬塊錢走進中戲進修班,面對鏡頭直言“我就是想紅,想讓爸媽不用再累”。這份直白的“野心”,成了她在片場拼盡全力的動力。
02 不爭之爭,實力鑄就輝煌辛芷蕾的演藝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11年演《畫皮》里只有幾句臺詞的盲女素素,2012年首次當女主的《詭愛》票房口碑雙撲街,被批“不會演戲”。整整7年,她在配角里打轉(zhuǎn),跑組、試戲、被否定是常態(tài)。她甚至會坐在片場門口看著別人收工,暗下決心“要讓你們記住我的名字”。真正讓她“出圈”的是2016年的《長江圖》。為了演好漂泊的女人安陸,她跟著劇組在船上待了三個多月,暈船靠葡萄糖撐著,冬天跳進刺骨江水拍戲,上岸凍得發(fā)紫還先問導演“眼神對不對”。拍《繡春刀Ⅱ》練了三個月刀法,手臂抬不起來、手上繭子比武行還厚;拍《繁花》時泡在上海老弄堂學做旗袍、聽評彈,把李李的嫵媚與疏離刻進骨子里。從被質(zhì)疑“只會演狠角色”到書粉認可的“海棠朵朵”,她用十年把“想紅”熬成了“會演”的口碑。
03 榮膺影后,85花格局生變辛芷蕾奪得威尼斯影后,讓內(nèi)娛85花的格局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她成為85花中首位獲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jié)影后殊榮的演員,這項成就讓其他85花難以企及。此前,85花的排名還是劉亦菲、楊冪、趙麗穎等人爭奪C位。辛芷蕾的獲獎,直接改變了這場競爭的性質(zhì)——從流量、商業(yè)價值之爭轉(zhuǎn)向了演技與國際認可的競爭。有網(wǎng)友甚至推舉出新的四大85花旦,由辛芷蕾領(lǐng)銜,趙麗穎隨后,劉亦菲次之,楊冪墊底。這個排名雖然不見得立刻生效,但預示著未來格局的變化。
04 不辯之辯,不言之言中國歷史中記載著許多“不爭之爭”的智慧。戰(zhàn)國時期,名將廉頗多次在朝堂上當眾羞辱藺相如。有次在邯鄲城門口,他故意擋住藺相如的馬車,揚著脖子大喊:“文官就該縮在朝堂上,戰(zhàn)場才是真男兒的去處!”隨從氣得要拔劍理論,藺相如卻吩咐車夫調(diào)轉(zhuǎn)車頭繞道而行。后來有人問他為何如此怯懦,他回答道:“我若是與將軍爭執(zhí),秦國就會像餓狼般撲向趙國。個人榮辱與國家安危相比,不過粟米之于泰山。”藺相如的“不爭”,不是懦弱,而是著眼于更高目標的大智慧。辛芷蕾的成功同樣如此——她沒有沉迷于流量的爭奪,沒有陷入番位的爭吵,而是專注于演技的磨礪。在《日掛中天》中,她飾演的底層女人美云,被婚姻背叛、孩子重病壓得喘不過氣,全程沒有歇斯底里的臺詞,全靠肢體語言傳遞情緒——洗菜時突然停頓的手、喂藥時顫抖的指尖、深夜望著路燈發(fā)呆的背影。為了貼近角色,她不僅全程素顏,還連續(xù)三天只吃一頓飯,“美云的累是從骨頭里透出來的,餓到低血糖的無力感,比演出來的更真實”。有一場戲,美云得知丈夫把救命錢拿去賭,只是蹲在地上把臉埋進膝蓋,肩膀慢慢垮下去。這份“沉默的崩潰”被《衛(wèi)報》評為“本屆電影節(jié)最安靜的震撼”。
05 真正的不爭,是專注于自己的節(jié)奏唐朝名相婁師德以“心大”出名,有個成語叫“唾面自干”就是說他教育弟弟的故事。他弟弟被派到外地當州官,臨行前婁師德問:“如果有人當眾往你臉上吐口水,你咋辦?”弟弟想了想說:“我不跟他一般見識,自己擦干凈就得了?!眾鋷煹?lián)u搖頭說:“擦掉那不行,你擦掉不是顯得你嫌棄人家、生氣了嗎?你得讓那口水自己慢慢干了,還得沖著人家笑一笑,表示你一點不計較。”這種“不爭”的境界,在當今娛樂圈尤為難得。辛芷蕾的成功在于她沒有被外界的評價所困擾,而是專注于自己的節(jié)奏,一步步打磨演技,最終用作品證明了自己。
結(jié)語回望中國電影史,此前僅有鞏俐(1992年《秋菊打官司》)和葉德嫻(2011年《桃姐》)獲得過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獎。如今辛芷蕾的名字與這些傳奇并列。她手捧沃爾皮杯時說:“我想對所有女孩說一聲:只要有夢想,就大膽去想,大膽去做,萬一哪天就實現(xiàn)了呢,就像我一樣?!边@份成功不是爭來的,是沉下心來打磨自己、日復一日積累后的自然成果。真正的“不爭”,是藺相如的回車避道,是婁師德的唾面自干,是辛芷蕾的專注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