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 柳白】
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在一個遍布電子產品商店的繁華街區(qū),幾乎每家店鋪內陳列的太陽能板都有一個共同點:中國制造。
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攪亂全球經貿格局之際,中國企業(yè)正在非洲積極布局?!都~約時報》9月8日刊文稱,隨著中國企業(yè)將貿易重心轉向非洲地區(qū),今年以來中國對非洲的貿易順差已達600億美元,幾乎超過了去年的總額。
就在8月,中國對非洲出口激增超26%,非洲成今年中國外貿“最熱”市場之一。
中非貿易合作,在太陽能領域最為明顯。分析人士注意到,中國太陽能企業(yè)已在非洲市場展開競爭,在當地設立分支機構,銷售物美價廉的產品,可歐洲企業(yè)迄今未在非洲投入力量。
“等他們緩過神來,恐怕為時已晚,中國人早就占據了整個市場?!?/p>
坎帕拉一家售賣太陽能電池板的商店
出口增長凸顯中企韌性
《紐約時報》稱,今年以來,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順差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中國企業(yè)正將貿易重心轉向非洲地區(qū),凸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重塑全球商品流動格局,
9月8日,海關總署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當月,我國對非洲、東盟、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等貿易伙伴的出口增速明顯加快。其中,對非洲、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的出口呈雙位數增長,分別達26.4%、23%、10.8%和10.4%。
從整個上半年數據看,中國對非洲進出口同比增長14.4%,其中出口增長23.0%,進口增長2.3%。在海關列出的出口最終目的國(地)中,非洲超過歐盟(7.9%)、東南亞(14.3%)、拉丁美洲(8.4%)、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成員國(9.6%)、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qū)(10.8%)等地的出口增速,成為增長較快的區(qū)域市場之一。
中非貿易持續(xù)擴大,主要源于中國產電池、太陽能板、電動汽車及工業(yè)設備出口的激增。文章指出,中國對非出口的增長,加之對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商品出口量創(chuàng)下紀錄,凸顯出中國制造商的韌性——即便面臨外部壓力,中國工廠仍在大量生產商品,并成功為這些商品找到新市場。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非洲地區(qū)最大的貿易伙伴。我國已連續(xù)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2024年,中非貿易規(guī)模首破2萬億元,達到2.1萬億元。
文章稱,隨著中美貿易沖突持續(xù)升級,中國商品對非洲的出口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美國加稅,中國免稅
在坎帕拉的街頭,貿易繁榮的景象隨處可見。
一位名叫姆維因?約瑟夫的店主表示,過去十年間,中國太陽能板已逐步取代了歐洲和印度的同類競品。他估計,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太陽能板品牌中,近99%都來自中國。歸根結底,中國產品的價格優(yōu)勢無可匹敵。
“要想在市場上和別人競爭,我只能找便宜的太陽能板來賣,”38歲的姆維因說,“中國給我們提供的正是這樣的產品?!?/p>
不止是太陽能板,在這家狹小擁擠的電子商店里,從燈泡到發(fā)電機,幾乎所有商品都產自中國。
坎帕拉的唐人街
報道稱,十多年來,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在非洲大陸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項目不僅加深了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為中國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商業(yè)機會,也讓中國得以獲取寶貴的原材料。
今年,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對非對外援助,導致眾多醫(yī)療衛(wèi)生和發(fā)展項目陷入停滯。此外,美國還對多個非洲國家加征關稅,包括對南非商品征收30%的關稅。
特朗普最初威脅要對非洲南部小國萊索托征收50%的關稅,迫使這個依賴紡織業(yè)的國家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tài)。盡管關稅最終降至15%,但預計仍將對萊索托造成沖擊。根據美國國會2000年通過的一項法律,包括萊索托在內的近24個非洲國家此前可向美國出口部分商品且無需繳納任何進口稅。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6月,隨著中非合作論壇成果落實協(xié)調人部長級會議在長沙成功舉行,中非合作再邁上新臺階。
根據會議發(fā)表的《中非維護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的長沙宣言》,中方將落實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舉措。
《紐約時報》認為,中國通過這一舉措傳遞出明確信號:中國致力于與非洲建立富有成效、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
觀察人士此前指出,中國擴大對非洲國家的零關稅待遇,是在特朗普貿易關稅政策影響下所采取的策略,意在打造中國作為非洲更可靠貿易伙伴的形象。
《長沙宣言》指出,鑒于個別國家妄圖以關稅為手段沖擊現有國際經貿秩序,有損國際社會公利,我們呼吁所有國家,特別是美國,回到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磋商解決貿易分歧的正確軌道。國際社會應高度重視非洲面臨的經濟困難和發(fā)展挑戰(zhàn),切實增加而非單方面大幅削減對非發(fā)展援助,持續(xù)助力非洲國家改善民生、推進減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
總部位于內羅畢的國際關系研究員阿德希爾·卡文斯認為,由于與美國的貿易和經濟沖突,中國也希望在全球南方擴展更多市場。
“等歐洲緩過神,中國早就占據市場”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談及中非關系。王毅指出,25年來,中方幫助非洲新建和升級了近10萬公里公路、超過1萬公里鐵路。僅過去3年,中國企業(yè)就為非洲又提供了超過110萬個就業(yè)崗位,中國已連續(xù)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
中非互利合作關系,在太陽能領域體現得最為明顯。
盡管中國在太陽能行業(y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占據主導地位,但也面臨激烈競爭等挑戰(zhàn)。然而,價格大幅下降卻在非洲催生了太陽能熱潮,而非洲地區(qū)對能源的需求正極為迫切。
能源追蹤機構恩伯(Ember)表示,正因如此,太陽能在非洲 “迅速興起”。該機構指出,過去12個月,非洲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板增長了60%,期間有20個非洲國家的太陽能板進口量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在烏干達,許多中國太陽能制造商已在坎帕拉設立分銷處,這使得零售商能夠快速獲取產品,無需再費心從中國直接進口。
主營供水和太陽能安裝的沃特?沃特工程公司(W. Water Works)總經理沃爾特?庫庫(Walter Cuccu)表示,中國太陽能企業(yè)在烏干達十分普遍,且正在非洲大陸各地設立分支機構。
他透露,僅坎帕拉一座城市就有超過8家中國太陽能企業(yè)設立了分銷中心。
庫庫指出,這些中國企業(yè)之間競爭激烈,進而推動產品價格下降。他估計,過去12個月,太陽能板價格下跌了40%。
庫庫還表示,歐洲競爭對手并未像中國企業(yè)那樣在非洲太陽能領域進行投資。
“等他們緩過神來,恐怕為時已晚,中國企業(yè)早就占據了整個市場。”他說。
中國對非出口的增長并非僅限于清潔能源領域。為滿足非洲工業(yè)化需求,中國相關產品出口量的增長同樣驚人。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以對外承包工程方式對非洲出口125.9億元,增長46.5%。同期,我國對非洲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工程機械、電動機及發(fā)電機分別增長41.6%、58.5%、51.1%。
消費品領域的出口增長同樣令人矚目。前5個月,國對非汽車出口增長67%,僅5月單月出口量就實現翻倍。中國早已在非洲其他關鍵領域占據主導地位:非洲五大智能手機品牌中,有四個來自中國,其中華為和小米今年的市場份額增幅最大。
《紐約時報》稱,在非洲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們看來,他們必須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
“目前來看,中國確實是非洲唯一的重要合作伙伴?!?凱投宏觀非洲經濟學家戴維?奧莫約莫洛說。
本文系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