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俄军年首度动用伊朗制造的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乌克兰时,单一攻势出架无人机出击曾是当时的新闻标题,然而仅仅三年后的今天,俄军已能在一夜之间发动超架攻击无人机、诱饵无人机的猛烈饱和空袭,将乌克兰防空体系推向极限,后者随时都会面临防空系统崩溃的局面!
现在俄罗斯无人机产能正在爆喷
根据《纽约时报》的说法,俄军如今能在一夜之间出动超架自杀式无人机与诱饵机的混合攻击,主要得益于普京将无人机生产列为国家最高优先事项的决策,在克里姆林宫的强力推动下,俄罗斯不仅在国内设立了两大主要组装基地,更动员了地方政府和工厂投入生产,然后再通过外部途径获取关键技术与零件,俄罗斯的无人机产能实现了飞跃性提升。
根据乌克兰空军的数据,在今年个月,俄军已对乌克兰部署了超架攻击型无人机与诱饵机,是去年同期的将近九倍,尽管乌克兰声称击落了其%的目标,但相较于去年%的拦截率已呈现下滑趋势,而且在绝对数量的饱和攻击下,即使“只%的漏网之鱼”,也意味着数千架无人机成功突破防线,对乌克兰的武器生产设施、能源基础建设与城市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分析师的估计,俄罗斯目前已拥有年𱊉万架攻击型无人机的能力,而以俄罗斯的军工产能看,到了明年,这一数字极可能还要翻倍,乌克兰国家战略研究所军事分析师米科拉·别列斯科夫直言:俄军的无人机攻击从每月数百架,到今年第一季的两、三千架,现在已经达到每月五千到六千架的规模,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将有更多无人机突破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俄军无人机数量增大,乌克兰的防空压力很大
除了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俄罗斯在无人机的技术与战术上也是持续进化,新型无人机具备更佳的导航系统、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新型态的弹头,俄军还采用“蜂群”或“波次”攻击战术,规划复杂的飞行路径以分散防守方的注意力。他们大量使用由涂漆泡沫与胶合板制成的诱饵机,这些诱饵机在空中与真实无人机难以分辨,有时甚至也携带小型弹头,大幅增加了乌克兰防空系统的辨识与拦截难度。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麦可·科夫曼表示: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所进行的打击行动中,这场冲突在使用无人机的方式上已经达到了另一个转折点,无人机的超大规模攻击,正改写地面战规则。俄军将自杀无人机与导弹、诱饵无人机混编攻势,专门针对乌克兰军事工厂、能源设施发动饱和攻击,从而一举突破乌军防空系统,而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不仅会对军事目标造成严重损失,更会在心理层面震慑整个乌克兰社会,让他们“夜不成眠”。
一位化名为“菲尔”的乌克兰第三突击旅无人机部队指挥官表示,如今一个作战单位的战力,取决于其拥有多少技术娴熟的无人机操作员以及大规模部署无人机的能力。他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乌克兰无人机攻击的战果直接占了俄罗斯坦克与装甲车辆被摧毁数量%,以及俄军伤亡%。
这是一场无人机之间的直接较量
《纽约时报》坦言:这场在乌克兰上演的无人机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竞赛,更是一场“产能之战”,俄乌两国谁能持续稳定地生产最多的无人机,显然谁就最有可能在这场消耗战中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