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李秀成,太平天國后期的核心人物,從一個廣西的窮小子一步步做到“忠王”,手握重兵,名震一時。可惜,權力大了,心也變了,他的腐敗和奢靡成了太平天國衰亡的一個縮影。陳玉成那句玩笑話——“抄了李秀成的家能解決天國軍費”,雖然有點夸張,但真不是空穴來風。李秀成的家底到底有多厚?他怎么搞到這么多錢的?
一、從窮小子到“忠王”:李秀成的逆襲之路1823年李秀成出生在廣西梧州藤縣,家里窮得叮當響,屬于那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農民。他小時候跟著舅舅讀了三年私塾,啃過《三國演義》之類的書,算是有點文化底子。可惜,家里實在供不起,十歲就輟學,扛著鋤頭下地干活去了。1849年,26歲的他加入了拜上帝會,想借著宗教找條出路。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義,李秀成帶著全家投奔太平軍,從最底層的士兵干起。在太平軍里,李秀成靠著一股狠勁和腦子,升得很快。
1852年,太平軍打下永安,他因為沖鋒陷陣被提拔成小隊長。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后,他在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手下當文書,管后勤。這時候的他特別上進,白天練兵,晚上啃兵書,很快就得到了賞識。1856年,天京事變爆發(fā),楊秀清被殺,太平天國內部亂成一團。李秀成臨危受命,和陳玉成一起救場,擊退清軍,保住了天京。這仗打得漂亮,他被封為地官正丞相,還得了個“合天侯”的稱號。
到了1860年,李秀成迎來人生巔峰。他搞了個“圍魏救趙”的戰(zhàn)術,先帶兵突襲杭州,逼清軍江南大營分兵,然后回師金陵,和陳玉成聯(lián)手,在5月6日徹底砸了江南大營,解了天京的圍。這場大勝讓洪秀全對他刮目相看,當年就封他為“忠王”,賜號“榮千歲”。從此,李秀成成了太平天國的頂梁柱,手下兵多將廣,地位僅次于洪秀全??上?,權力這東西就像雙刃劍,給了他榮耀,也讓他慢慢變了味。
二、蘇州三年:李秀成的腐敗巔峰1860年,太平軍拿下蘇州,李秀成把這兒當成了自己的大本營,開始了三年奢靡生活。這段日子,他徹底暴露了貪婪的一面。先說說他那座忠王府吧,1860年剛占蘇州,他就下令建了個超級豪華的大宅子。據清軍將領李鴻章后來描述,這地方“瓊樓玉宇,曲欄洞房”,跟神仙住的似的。房子占地老大一片,里外四十多間房,墻上鑲金嵌銀,柱子雕龍刻鳳,院子里擺著玉石花瓶,連餐具都是銀的,甚至還有英國進口的銀刀叉,酒杯都鑲著金邊。他弟弟李明成的冠冕是用金絲織的,上面鑲著虎鳳圖案,隨隨便便就能換幾座城。更別提府里堆滿的金銀珠寶了,簡直像小山一樣。
這些財富哪來的?李秀成可不是靠工資攢出來的,而是通過各種手段搜刮來的。第一招,他對蘇州的百姓和商人下手狠,稅收比清朝還高。農民收成的六成得上交,商人得交“保護費”,不給就別想做生意。第二招,賣官鬻爵。史料里提過,一個杭州的絲綢商人花了六萬兩白銀買了個“浮天侯”的頭銜,這種交易在蘇州多得是。第三招,他搞了個“進貢行”,逼著富商定期送金銀到忠王府,美其名曰“支持天國”,其實都進了他私庫。還有,太平軍士兵挨家挨戶搜查,誰不配合就扣個“通敵”的帽子,家產全沒收。一次,一個布商不肯交一千兩銀子,直接被拖到街上鞭打,家當全被搶光,蘇州老百姓怨聲載道。
除了撈錢,李秀成還干了些更過分的事。他在蘇州強征民女,往忠王府里塞。據記載,一個姓毛的女子寧死不從,跳井自殺了,當地人氣得不行。這些事跟太平天國“均貧富”的口號完全背道而馳,搞得民心散了。1863年,蘇州丟了,清軍沖進忠王府一看,金銀滿屋,嚇了一跳,這哪是革命軍啊,簡直是土皇帝。
三、腐敗的后果:天國崩盤的推手李秀成的腐敗可不是他一個人的事,直接把太平天國拖下了水。首先,他這么搞,民心沒了。剛開始,農民和商人還挺支持太平天國的,畢竟清朝也好不到哪去??衫钚愠蛇@么一折騰,大家發(fā)現這幫人比清朝還狠,干脆倒戈了。其次,他的腐敗讓軍費出了大問題。1861年,太平天國財政已經快撐不下去了,前線缺糧少餉,可李秀成手里攥著巨額財富,就是不拿出來救急。陳玉成私下跟部將抱怨過,說抄了李秀成的家,天國好幾年軍費都不愁。這話聽著像玩笑,但真挺有道理。
到了1864年,天京被清軍圍得死死的,城里餓得人吃人,洪秀全還病死了,傳位給小兒子洪天貴福。李秀成這時候倒是站出來了,帶著殘兵守城。7月19日,清軍炸塌城墻沖進來,李秀成護著幼天王突圍,把自己的好馬給了洪天貴福,自己騎匹瘦馬跑了。他躲在山里時,因為帶著金銀太顯眼,被村民認出來,扭送到了清軍手里。被抓后,他寫了《李秀成自述》,想給自己洗白,可曾國藩不吃這套,直接把他砍了。
李秀成的腐敗,直接加速了太平天國的滅亡。他要是把那些金銀拿出來支援前線,天京也許還能多撐一陣??上В麑幙勺约罕е鹱优?,也不愿為天國多出一分力。陳玉成那句“抄家能解決軍費”,真是一語中的。
李秀成為啥會從一個窮小子變成貪官?太平天國早期,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想推翻清朝,過上好日子??纱蛳掳氡诮胶?,權力分配不均,內部矛盾就出來了。李秀成爬到“忠王”這位置,手下管著幾十萬人,蘇州又是個富得流油的地方,誘惑擺在眼前,想不伸手都難。他出身窮苦,沒見過這么多錢,乍一有權,就容易被沖昏頭。
再說太平天國的制度,也是個問題。洪秀全搞了個“圣庫”政策,理論上所有財產都歸公,可實際上執(zhí)行得一塌糊涂。高層隨便就能撈油水,基層卻餓肚子。李秀成不過是把這套漏洞玩到了極致。加上戰(zhàn)爭年代,道德底線本來就低,他這種行為雖然過分,但也不算獨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