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這個星光璀璨卻又暗藏復雜故事的地方,有不少明星的育兒方式備受關注。今天要說的,就是狄鶯和她兒子孫安佐之間令人唏噓的故事,這背后,是一份逐漸失控、走向畸形的母愛。 狄鶯在臺灣演藝圈曾風光無限,一頭短發(fā),英氣又不失嫵媚,出演過《包青天》等經典作品,深受觀眾喜愛??烧l能想到,她在育兒路上,卻走上了一條讓人瞠目結舌的歧途。 狄鶯和丈夫孫鵬婚后多年求子無果,跑遍各大醫(yī)院,嘗試了三次試管嬰兒都失敗了,就在兩人快要放棄的時候,狄鶯奇跡般自然受孕,38歲才生下孫安佐。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瞬間成了狄鶯生活的全部重心,這份珍貴的母愛,卻慢慢偏離了正常軌道。
從喂養(yǎng)開始,狄鶯就和常人不同。醫(yī)生建議母乳喂養(yǎng)到2歲左右即可,可她卻堅持喂到孫安佐12歲。她在節(jié)目里一臉自豪地說:“所有奶粉都有添加劑,對孩子不好,要不是兒子后來自己不愿意了,我愿意喂他一輩子?!毕胂笠幌?,別的孩子早已適應各種食物,孫安佐卻還在喝母乳,這讓他在幼兒園沒少被同學嘲笑。有一次,孫安佐哭著回家說同學笑他還喝母乳,狄鶯不僅不安慰,還罵他“別人不懂我們的親密”。 睡覺這事,狄鶯也把控得死死的。孫安佐15歲前,母子倆一直同床共枕。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孫安佐習慣摸著母親的胸部入睡,還曾在節(jié)目中直白地說“感覺好Q彈”。直到孫安佐出現生理反應,狄鶯才不得不和他分床,但即便如此,她還是整夜開著兒子房間的門,時不時進去查看。這種沒有邊界感的親密,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除了生活起居,狄鶯對孫安佐的飲食也嚴格管控。她制定了一份“軍事化飲食表”,每天早餐要吃2小時,必須吃完2個雞蛋、1碗牛排粥加1杯牛奶;午餐和晚餐各2.5小時,一天光吃飯就耗7小時。有一回家庭聚會,10歲的孫安佐含著飯在椅子上打盹,狄鶯卻還一臉驕傲地說:“這說明我家佐佐吃飯認真!”如果孫安佐敢挑食或者剩飯,那絕對不行,狄鶯會硬逼著他吃下去。
在社交方面,狄鶯更是把孫安佐保護得密不透風。初中時,孫安佐想和同學組隊打籃球,狄鶯以“會受傷、影響學習”為由拒絕,還私下找班主任,要求禁止孫安佐參加課外活動。14歲時,孫安佐偷吃了一塊蛋糕,被狄鶯罰站5小時,傭人求情還直接被辭退。18歲交了第一個女朋友,狄鶯嫌棄女孩家境普通,跑到女孩家“勸分手”,讓孫安佐被同學起外號“媽寶男” 。 這種過度的保護和控制,讓孫安佐漸漸失去了自我成長的空間,變成了一個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缺乏規(guī)則意識的“巨嬰”。18歲,狄鶯送他去美國讀社區(qū)大學,想繼續(xù)掌控他,塞給他3部手機,分別用來定位、視頻監(jiān)控和日常通話,還安排親戚盯著??梢幻撾x母親的掌控,孫安佐就徹底失控。他在社交平臺炫耀買了仿真槍,還配文“沒人能管我了” ;吐槽學校無聊,說“不如掃射校園”,被網友舉報后,警方在他住處搜出1600發(fā)子彈。 狄鶯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飛去美國,面對警方質問,還在袒護兒子:“孩子只是開玩笑,你們太小題大做”。她花了2000多萬新臺幣保釋孫安佐回國,不僅不反思,還帶他錄綜藝想“洗白”,結果孫安佐在節(jié)目中首次對母親說出“我恨你”。 回國后的孫安佐,并沒有走上正軌。2024年,他獨自去泰國散心,卻因長期壓抑開始吸大麻,精神錯亂后闖進民宅裸奔,被送進精神病院。狄鶯趕到后,不相信兒子吸毒,反而找法師“作法驅蠱”,指責醫(yī)院“虐待兒子” 。2025年6月,孫安佐在臺北夜店被查出攜帶瓦斯火槍,住所還搜出匕首和火藥。在審訊時,他坦言:“我想證明自己不是只會躲在媽媽身后的廢物”。 狄鶯的這份畸形母愛,根源或許在于她自己的成長經歷。6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她們姐妹靠唱山歌為生,還常受鄰居欺負,母親那句“你要變強,才能保護我們”,讓她從小就缺乏安全感,習慣用控制來獲取安全感。后來在演藝圈,她也因性格強勢,凡事都要掌控?;橐鲋械牟蝗缫?,也讓她把所有情感都寄托在兒子身上。 如今,孫安佐的人生被這份畸形母愛徹底改寫,狄鶯也為自己的教育方式付出了慘痛代價。這個故事給所有父母敲響了警鐘:真正的愛,是適度的放手,是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而不是打著愛的旗號,把孩子變成自己的附屬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