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國籍問題持續(xù)發(fā)酵,金鷹獎參評資格被取消,白玉蘭提名卻未出席遭主流媒體關注,劉亦菲38歲生日剛過,又面臨一次社交關系的考驗!
唐嫣每年準時送上“茜茜公主”的稱呼,84歲高齡的吳彥姝親自錄制視頻表達心意;
然而剛接受她紅色禮盒的朱珠,關鍵日子卻不見蹤影,連朱珠丈夫充當“拎包助理”的合照都成了網(wǎng)絡談資。
難道演藝圈的情誼,真的只能維持短短一個月?
從未缺席的祝福
先來看看劉亦菲生日當天最暖心的時刻,唐嫣又來送上祝福了!
兩人的友誼確實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當年拍攝《露水紅顏》時,劉亦菲飾演沒落貴族后裔,唐嫣客串她的空姐閨蜜,戲里是摯友,戲外直接成了家人。
從那之后每年8月25日,唐嫣的祝福就像鬧鐘一樣準時,今年已是連續(xù)第11年。
今年唐嫣的祝福中稱她為“茜茜公主”,劉亦菲回應“謝謝我糖,為你驕傲”,明眼人都明白,這是在為唐嫣憑借《繁花》成功轉型實力派演員點贊。
這種相互扶持的友誼,在演藝圈簡直比國寶還稀有。
除了閨蜜撐場,劉亦菲當天還收獲了一份“跨界驚喜”。
現(xiàn)身華為智界R7新品發(fā)布會,余承東在臺上特別提到“今天是劉亦菲的生日,讓我們共同致敬她的優(yōu)雅與進取精神”。
一邊是持續(xù)11年的珍貴友情,一邊是頂級品牌賦予的生日排場,誰說這生日不夠熱鬧?她只是將熱鬧分散到了不同領域而已。
當天她還低調乘坐高鐵前往成都,與偶遇的粉絲親切交談,沒有安保沒有架子,私下里仍是那個親民的“茜茜”。
從親密同框到零互動?
不過熱鬧歸熱鬧,有些情況確實讓人感到困惑。
就拿朱珠來說,上個月19號她慶祝41歲生日,劉亦菲還帶著紅色禮盒陪她在三里屯逛街,朱珠丈夫也跟在后面當“拎包助理”。
兩人一會兒勾肩搭背私語,一會兒逗朱珠女兒玩耍,那親密程度,誰看了不喊一聲“好姐妹”?
結果才過一個月,輪到劉亦菲生日時,朱珠這邊卻毫無動靜,連條留言都沒有。
網(wǎng)友們也是一頭霧水,有人猜測可能是行程太滿忘了,畢竟明星日程確實緊湊;也有人認為“可能私下祝福了,只是沒公開而已”。
但話說回來,之前逛街同框都被拍到,真要是知心好友,公開送上一句祝福也不算難事吧?這事就像蒙著一層紗,說不清道不明。
更令人感慨的是去年還互動頻繁的“劇搭檔”們。
去年《玫瑰的故事》熱播期間,林更新與劉亦菲互動頻繁,劉亦菲曬個美甲都會@他,林更新也秒回“給小方美甲個機會”,
兩人在劇中飾演夫妻,現(xiàn)實中的互動也充滿趣味。
可今年生日,林更新那邊卻毫無聲響。還有林一,去年采訪中還表示“跟劉亦菲合作像追星,拍完吻戲開心了一路”,今年也沒見他送上祝福。
難道真應了那句老話 “劇播時是朋友,劇播完就變路人”?
也有人分析可能只是普通的同事關系,去年的互動是為了宣傳劇集,今年沒有新作品聯(lián)動,自然聯(lián)系就少了。
話雖如此,前后的反差確實讓人唏噓——演藝圈的“熟絡”,有時候還真得看時機。
身份、獎項、轉型
其實劉亦菲這些年從未遠離爭議焦點,最受關注的就是身份問題。
今年金鷹獎期間,因持有美國國籍被取消參評資格,網(wǎng)絡熱議不斷,有人質疑這是“刻意針對”,但查閱章程后發(fā)現(xiàn)。
金鷹獎早有規(guī)定單項獎參選者必須為中國籍,并非針對她個人,連斯琴高娃也因相同原因被取消資格。
而且此前外交部還稱贊她“是當代花木蘭,真正的中華兒女”,只能說身份問題如同貼在她身上的標簽,一有風吹草動就被拿出來討論。
今年白玉蘭獎,她憑借《玫瑰的故事》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本是件喜事,卻未獲獎且缺席頒獎典禮。
當時她明明推掉了LV的活動參加了提名晚宴,正式頒獎卻未現(xiàn)身,定位顯示在北京,這下網(wǎng)友又炸了,質疑她“提前知道沒獲獎故意躲開”“輸不起”。
其實明星因行程無法出席頒獎禮也很常見,但團隊未能及時回應,導致本應展現(xiàn)演技進步的口碑大打折扣。
說到底,劉亦菲作為85后女演員,壓力確實不小。
趙麗穎憑借《風吹半夏》成功轉型,楊冪《生萬物》熱度與口碑雙贏,唐嫣更是借《繁花》重新走紅。
相比之下,劉亦菲雖然《夢華錄》《去有風的地方》都取得成功,但總有人評論她“靠顏值吃飯”“演技沒突破”。
實際上《玫瑰的故事》中她飾演的黃亦玫,從少女到母親,跨度極大,全網(wǎng)3066萬的討論熱度也并非虛構,只能說觀眾對“神仙姐姐”的期待實在太高。
至于那些身材爭議和“干爹”傳言,這么多年了還不斷被翻炒,只能說公眾人物真的很難,胖點瘦點都被盯著,與前輩正常交往也能被惡意解讀。
不過劉亦菲似乎并不在意這些,該工作就工作,該生活就生活,這種隨性的心態(tài),在演藝圈也算少見。
結語
回顧劉亦菲的38歲生日,有人覺得冷清,有人覺得熱鬧,其實說到底,演藝圈的人情冷暖本就如此。
有唐嫣這樣11年如一日的真心朋友,也有隨著熱度變化的“階段好友”,這都很正常。
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要忙事業(yè),要顧生活,不可能永遠圍著別人轉。
而且我們得客觀看待,劉亦菲的“硬實力”可不弱。
華為這樣的大品牌選擇她代言,生日當天還特意送上特別待遇;主演的劇集要么收視破2,要么全網(wǎng)討論量超3000萬,這種商業(yè)價值與作品實力,絕非靠生日祝福堆砌而成。
之前有人質疑“她僅靠顏值走不遠”,但從目前來看,她不僅走得穩(wěn),還在逐步拓展戲路,從古裝仙子到現(xiàn)代都市女性,一步一個腳印。
說到底,生日只是個時間節(jié)點,熱鬧與否并不重要。
對劉亦菲而言,能持續(xù)產(chǎn)出優(yōu)質作品,擁有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友情,遠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那些爭議與質疑,或許再過幾年,等她帶來更驚艷的角色時,自然會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