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專訪揭開影帝真實一面,梁朝偉的謙遜與自我要求遠超常人想象。
娛樂圈許久沒有這樣的“神仙聯(lián)動”了——陳冠希坐在梁朝偉對面,兩個因《無間道》結(jié)緣的影壇人物,將專訪變成了一場老友圍坐的閑聊。這場未播先熱的對話,從電影聊到生活,字字句句都藏著不為人知的細膩。
陳冠希與梁朝偉的交集,繞不開《無間道》這張“電影名片”。2003年《無間道2》里,陳冠希頂著青澀面孔演少年劉建明,眼神里藏著野心與迷茫。
而梁朝偉在第一部里塑造的陳永仁,靠著一個“天臺對峙”的鏡頭,成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港片白月光”。
戲里對手戲寥寥,戲外卻成了好朋友。劉嘉玲經(jīng)常在社交媒體曬出三人合照——梁朝偉靠在沙發(fā)上淺笑,陳冠希站在一旁比耶,背景里擺著簡單的家常菜。沒有聚光燈,倒像尋常朋友的小聚。
陳冠希多次公開表示視梁朝偉為偶像。他坦言:“他叫我去哪里我都一定會去的。
當(dāng)陳冠希問“選一部代表作,你會選哪部”,梁朝偉幾乎沒猶豫:“《花樣年華》?!笨上乱痪鋮s讓全場笑了——“不是因為演得好,是那時候太投入,現(xiàn)在回頭想,總覺得能再好一點。”
他聊起戛納拿影帝的事,輕描淡寫得像說一件平常事:“開心了一周,然后就開始慌,怕下次達不到大家的期待。”
連看自己的作品都成了“負擔(dān)”,片場從不看回放,理由很實在:一看就會挑毛病,下一場戲就不敢‘亂演’了,怕丟了那點自然的勁兒。
被問“什么時候覺得自己是個成功的演員”,梁朝偉沒提獎杯,反倒說起剛?cè)胄械男∈拢旱谝淮窝蓦娨晞∨浣?,戲份少得可憐,卻有觀眾寫信到電視臺,說‘喜歡你演的角色’。
“那天我就想,原來我能讓別人記住,這就夠了?!睕]有豪言壯語,卻比任何“成功學(xué)”都動人——對他而言,演員的價值,從來不是獎杯堆出來的,是觀眾的一句“記得”。
比起鏡頭前的沉穩(wěn),生活里的梁朝偉藏著可愛的“小執(zhí)念”。被問“最常去的地方”,他笑著說是日本:“怕長途飛行,日本近;而且街上沒人認(rèn)得出我,能安安靜靜逛書店、吃拉面。”
聊到美食,他眼里亮了:“每次去都要吃同一家鰻魚飯,老板都認(rèn)識我了,不用點單,直接端上來?!?img src="http://p0.qhimg.com/t11fd4c33016b781cae1dc833e5.jpg?size=1840x921"/>
他形容那種快樂很簡單:坐在小店里,看著窗外的櫻花飄下來,鰻魚皮烤得焦香,米飯吸飽了醬汁,那一刻什么都不用想,特別踏實。
陳冠希補了句“網(wǎng)友說你是資深i人”,梁朝偉點頭承認(rèn):“熱鬧的地方待久了會累,反而在日本街頭,戴著口罩走半小時,沒人打擾,這種自在最舒服。”
這場專訪一放出,評論區(qū)立刻熱鬧起來。有人被他的謙遜圈粉:“原來影帝也會怕‘演砸’,太真實了”。也有人共情他的“i人日?!保骸跋矚g日本是因為能躲清凈,這不就是我本人嗎”。
偶爾有爭議的聲音“中國人說喜歡日本”,很快被更多理性評論覆蓋:“喜歡一個地方的文化和風(fēng)景,沒什么不對,踏實過日子的樣子,比標(biāo)簽更重要。”
專訪快結(jié)束時,陳冠希玩起了“猜電影”游戲。屏幕上放著梁朝偉作品的局部特寫——可能是一只夾著香煙的手,或是一件復(fù)古西裝的袖口。
梁朝偉盯著屏幕,幾秒就答出《重慶森林》,還補了句“這是王家衛(wèi)讓我穿了三個月的西裝,袖口都磨破了”,細節(jié)里全是對過往的珍視。
這場對話就像一部微縮電影,沒有腳本,沒有表演,只有兩個電影人之間的真誠交流。當(dāng)陳冠希最后問及“還有什么想嘗試的角色”時,梁朝偉笑了笑說:“每一個下一角色都是新的嘗試?!?img src="http://p0.qhimg.com/t11fd4c3301066307d3a4fcd50e.jpg?size=3662x1854"/>
有些對話看似結(jié)束了,其實才剛剛開始——就像好電影一樣,曲終人散,余味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