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彭澤9月12日電 題:“九江好人”王小毛:22年堅守書寫 “好兒媳” 典范
作者 巫發(fā)陽 程靜 柯恒
近日,走進江西九江市彭澤縣棉船鎮(zhèn)朝陽村,提起王小毛的名字,村民們無不交口稱贊。這位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用22年的堅守與付出,詮釋了“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以平凡之舉書寫了不平凡的感人故事,成為鄉(xiāng)鄰心中當(dāng)之無愧的“好兒媳”典范,獲評2025年第三次“九江好人”。
22年如一日 用行動詮釋孝道
自2003年公公離世、婆婆重病以來,王小毛便毅然辭工返鄉(xiāng),擔(dān)起照料婆婆、操持家務(wù)的重?fù)?dān),面對雙眼長有脂肪瘤且患有哮喘病的婆婆,她悉心照料,喂飯擦洗、翻身護理,樣樣親力親為。
每天從一日三餐到洗衣打掃,從端茶送藥到夜間陪護,她操持著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王小毛這些年的辛苦操持,都被周圍村民看在眼里,大家對她無不稱贊。村民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小毛卻是‘反例’?!?/p>
圖為王小毛正在照顧婆婆。彭澤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老人身體好、心情好是小輩最大的福氣?!蓖跣∶f,“我婆婆年紀(jì)大了,身體沒有從前那么好了,我們做兒女的就應(yīng)該好好照顧她。”王小毛的做法影響了村里不少年輕人,他們以王小毛為榜樣,耐心又細(xì)心地照顧老人。
悉心守候 以真情彰顯大愛
婆婆年過九旬后,身體每況愈下,慢阻肺、哮喘等疾病纏身,每晚都要定時吃藥,還需要做霧化。為方便夜間照料,王小毛直接在婆婆房間支起一張小床。
近五年來,王小毛沒睡過一個完整覺。夏夜蚊蟲叮咬,冬日寒氣襲人,她卻始終如一。婆婆住院期間,她更是寸步不離,喂飯、擦身、按摩、守夜……從來沒有喊累,人累瘦了一圈,卻面帶笑容安慰婆婆:“有我在,別怕。”連醫(yī)護人員都感慨:“這樣的兒媳婦,實在難得?!?/p>
雖然王小毛的婆婆身患多種疾病,行動不便,但老人身上始終干凈清爽,衣物整潔如新,這是因為王小毛堅持定期為婆婆梳頭洗臉、擦身換衣,修剪指甲、更換被褥。為防止老人久坐生褥瘡,她調(diào)好鬧鐘時間,定時攙扶婆婆起來活動。左鄰右舍總是說:“老人身上從無異味,屋里收拾得亮堂堂,全是小毛的功勞。”
溫情相伴 讓老人老有所依
走進王小毛家,雖然房子不大,卻收拾得格外敞亮,一進婆婆房間,映入眼簾的是兩張床,王小毛正細(xì)心地給婆婆揉小腿,婆婆開心得合不攏嘴:“我媳婦比女兒還親哩!”家里的餐桌上,菜式常換常新,王小毛每天變著花樣為婆婆烹飪軟爛可口的飯菜。
王小毛深知,孝心不僅是物質(zhì)供養(yǎng),更需精神關(guān)懷。婆婆性格開朗,喜愛熱鬧,她便常邀鄰居到家中陪老人聊天、休閑娛樂,家里總是歡聲笑語。
二十余年,王小毛用溫情陪伴與細(xì)心照料,將“孝”字融入生活的點滴。她的故事如春風(fēng)化雨,感染著朝陽村的每個家庭,帶動更多子女踐行孝道、傳承美德。在她身上,看到了善良、堅韌、奉獻,她也成為鄉(xiāng)鄰心中當(dāng)之無愧的“好兒媳”。(完)
【編輯:張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