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話用在吳越和陳建斌身上再合適不過。當年他倆戀愛同居了5年,沒想到陳建斌留下一封分手信,轉(zhuǎn)頭就和蔣勤勤好上了。
然而估計連陳建斌也想不到,分手后的吳越反而越來越順,53歲就活成了圈子里公認的“人生贏家”...
從小就帶著“文藝勁”前陣子人民大會堂那場紀念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的晚會,好多人都刷到了吳越的片段,53歲的人,穿件簡單的灰布學生裝,沒抹粉沒化妝,站在羅晉、劉昊然這些年輕演員中間,聲音不高卻聽得人心里熱乎乎的。
晚會結束都半夜了,她在網(wǎng)上發(fā)了兩張圖,頭發(fā)亂糟糟的,笑得卻特敞亮,臉上的細紋看著特別自然,比那些使勁扮嫩的明星順眼多了。
吳越能這么從容,跟家里人分不開,她1972年出生在上海,爸媽都是文化人,爸爸是有名的書畫家,媽媽是中學老師。
小時候她就跟著爸爸練字、刻圖章,別的小孩在外面瘋跑,她能安安靜靜坐一下午刻印章,還拿過全國篆刻比賽的金獎,寫的篆字比不少大人都像樣。
家里人一開始不希望她當演員,覺得這行太亂,不如找個穩(wěn)當工作,可吳越就認準了演戲,憑著一股勁,考了上海戲劇學院的專業(yè)第一。
畢業(yè)后她進了上海話劇中心,沒幾年就憑《和平年代》拿了金鷹獎最佳女配角,在圈子里站穩(wěn)了腳,那時候她臉上還帶著青澀,卻透著股踏實勁,跟現(xiàn)在一樣,不愛炒作,就想著把角色演好。
五年感情,最后只剩一封分手信2001年拍《菊花茶》,吳越認識了陳建斌,那時候她已經(jīng)有點名氣了,陳建斌還沒什么存在感,兩人處著處著就好上了。
吳越對這段感情挺上心,知道陳建斌有才華,就想著幫他,自己有資源就給他推薦角色,連《結婚十年》那部戲,都是她幫著牽的線。
原以為能好好走下去,沒成想五年后出事了,陳建斌拍《喬家大院》的時候,跟同劇組的蔣勤勤走近了,有一天吳越回家,發(fā)現(xiàn)陳建斌的東西全搬走了,就留下一封分手信,好好的一段感情,就這么不明不白結束了。
換旁人可能早就鬧得人盡皆知,吳越卻沒說過一句抱怨的話,后來有人問起這事,她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每個人都有選自己日子的權利”,那會她心里肯定不好受,但沒把情緒掛臉上,轉(zhuǎn)頭就把心思全放演戲上了。
演“壞女人”被罵,她反倒越演越順分手后這些年,吳越的戲一部比一部扎實,2017年她演《我的前半生》里的凌玲,那角色是真不招人喜歡,第三者的設定讓好多觀眾入了戲,跑到她網(wǎng)上罵她。
換別的演員可能早就出來解釋了,吳越卻挺淡定,說“要是劇里全是好人,這故事還怎么演”,話雖簡單,卻把演戲這事想明白了,角色好壞不重要,演得讓人信了才是本事。
就憑著這份通透,她后來的角色一個比一個出彩,《掃黑風暴》里的賀蕓,一邊是警察,一邊是壞人的媽,心里的糾結全在眼神里,不用多說臺詞,觀眾就知道她有多難。
《縣委大院》里演基層干部艾鮮枝,為了演得像,提前半個月去縣委上班,跟著工作人員下鄉(xiāng)、開大會,劇里她穿件普通外套,說話干脆利落,活脫脫就是個基層干部的樣子,最后拿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沒人覺得意外。
就連跟王家衛(wèi)拍《繁花》,她都扛住了,王家衛(wèi)拍戲出了名的磨人,一個鏡頭能拍幾十遍,剛開始吳越也不適應,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會演戲了,但她沒打退堂鼓,慢慢琢磨角色,還自己給角色加了些小動作,最后連挑刺的王家衛(wèi)都認可她了。
53歲日子過得比誰都滋潤再看陳建斌,跟蔣勤勤結婚后,生了兩個孩子。
還一起上綜藝秀恩愛,節(jié)目里給蔣勤勤做飯、說情話,看著挺幸福。
可去年蔣勤勤因為跟吳磊的“親密互動”鬧了不小爭議,口碑掉了不少,陳建斌出來解釋也沒挽回多少,連帶著他主演的電視劇收視率也下降了,還丟了幾個代言,事業(yè)一下子有點卡住了。
反觀吳越,現(xiàn)在53歲了沒結婚也沒孩子,可日子過得比誰都有滋味。
這些年一門心思撲在演戲上,從話劇舞臺到電視劇,再到人民大會堂的晚會,一步一個腳印,不僅演戲被認可,還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她從來沒提過過去的事,就像她說的“過去的事都是別人的了,跟我沒關系”,這種不糾結過去、只過好當下的心態(tài),反倒讓她走得更穩(wěn)、更遠。
結語其實說到底,過日子哪有什么標準答案,結婚也好,單身也罷,能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就是最好的。
吳越用三十年證明,靠自己的本事站穩(wěn)腳跟,不依賴別人,不將就生活,就算沒有世俗說的 “圓滿”,也能活得舒坦又體面,這樣的她,不用跟誰比,自己就是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