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英偉達連續(xù)九個季度的超預期表現正在失去光芒,而科技巨頭們面臨著將AI承諾轉化為實際業(yè)績的巨大壓力。供應鏈限制、基礎設施瓶頸以及增長放緩的跡象,正在考驗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熱潮的信心。
英偉達最新季度業(yè)績雖然仍超出分析師預期,但這是自AI熱潮推動該公司達到前所未有高度以來九個季度中最小幅度的超預期表現。該公司股價在業(yè)績公布后下跌約6%。與此同時,蘋果和甲骨文等科技公司今日將成為市場焦點,投資者急切希望看到AI投資的實質性回報。
英偉達年度營收增長率在最新季度放緩至56%,為兩年多來最慢增速。供應鏈限制和電力基礎設施不足正成為制約進一步爆發(fā)式增長的結構性因素。如果分析師預測準確,當前季度增長將進一步放緩。
此外,蘋果公司面臨更大壓力,需要在今日的產品發(fā)布會上展示其AI戰(zhàn)略進展。自7月底以來,該公司市值已上漲4300億美元,但投資者質疑其在AI領域相對落后的地位能否支撐如此高的估值。
英偉達增長軌跡回歸現實
英偉達兩年前震驚世界的那種"驚艷"季度表現不太可能很快再現。2022年5月,該公司發(fā)布的財報預測季度營收將達到110億美元,比分析師預期高出53%,隨后迎來一連串銷售和利潤激增。
最新季度數據顯示增長明顯放緩。雖然銷售仍超出分析師預期,但這是自AI熱潮以來九個季度中最窄幅的超預期表現。
進一步來看,大數法則部分解釋了這一現象——規(guī)模越大,保持同樣快速增長就越困難。
更重要的結構性原因是供應鏈限制。UBS分析師指出,英偉達最新季度的"供應"指標(庫存和供應承諾的總和)從上季度的約410億美元升至約450億美元。分析師表示,這一數據"告訴我們供應看起來足以支持營收繼續(xù)合理增長,但并未預示營收將出現大幅'曲棍球棒式'增長"。
供應鏈和基礎設施雙重挑戰(zhàn)
英偉達的AI芯片幾乎全部由臺積電生產,然后封裝成復雜配置并插入日益精密的計算系統(tǒng)中。CEO黃仁勛今年3月表示,該公司最大AI計算系統(tǒng)中約有60萬個組件,未來系統(tǒng)預計將包含250萬個部件。
黃仁勛在6月的公司會議上表示,只要能向供應商預測需求,英偉達當前系統(tǒng)的供應“不是特別難獲得”,但仍存在挑戰(zhàn)。他說:"供應受限,但我們仍在相當快速地增長。"從英偉達芯片開始制造到AI超級計算機交付給客戶,目前需要約一年時間。
即使英偉達解決了供應鏈問題,另一個結構性挑戰(zhàn)正在浮現:全球電網增長速度不足以滿足AI計算需求。美國公用事業(yè)公司不愿為大型AI項目開發(fā)能源基礎設施,因為它們不確信AI熱潮能持續(xù)足夠長時間讓其收回巨額投資。
科技巨頭承受AI變現壓力
蘋果今日舉行年度最重要產品發(fā)布會,預計將推出iPhone 17系列以及升級版Apple Watch和Vision Pro頭顯。但投資者真正關注的是蘋果在AI功能部署方面的進展跡象。
Prime Capital Financial的Clayton Allison表示:
很難建議在此次發(fā)布會前建倉或增持,特別是在這輪上漲之后,因為我們不期待看到真正讓人興奮購買的功能。如果蘋果在AI方面繼續(xù)磕磕絆絆,我擔心股價表現。
Matrix Asset Advisors的David Katz認為,最大風險已經緩解,但在我們有更清晰的AI路線圖之前,不會有另一輪上漲。我認為股價長期會走高,但短期內不會有太多漲幅。
與蘋果不同,甲骨文正走在不同道路上。經過多年收入增長緩慢后,該公司正受益于AI算力競賽。該股今年仍上漲超過40%,躋身標普500指數表現最佳的30只股票之列。
收入增長由其云基礎設施業(yè)務推動,甲骨文預計該業(yè)務當前財年銷售增長將躍升至70%以上。Freedom Capital Markets董事總經理Paul Meeks表示,我在這份財報中主要關注云增長是否能夠持續(xù),甲骨文已經證明其云業(yè)務正受益于AI,但現在需要再次確認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