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馮小剛火爆的性格,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脾氣來得快,說話不給人留情面,讓人下不來臺是常有的事。
不過,這樣一位性格強勢的人物,卻在趙本山面前收斂鋒芒,甚至曾遭遇“掌摑”事件,也只能低頭認栽,不敢發(fā)作。
這段往事當年傳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有所耳聞。
時間回到2021年,在華鼎獎頒獎典禮現(xiàn)場,就在趙本山準備登臺領獎之際,馮小剛突然冒出一句:
“接下來要登場的,是盛開在黑社會中的一朵奇人——趙本山!”
這句話一出,趙本山并未當場發(fā)作,反而依舊面帶微笑,按照流程一步步走上領獎臺。
然而,就在他走到馮小剛身旁,準備接過獎杯時,意外發(fā)生了。
只見趙本山突然抬手,對著馮小剛的臉部揮出一記耳光。
之所以會動手,是因為當時“黑”這個字眼在社會輿論中格外敏感,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公眾言論,都盡量避免提及,以免引發(fā)不必要的麻煩。
盡管如此,趙本山還是毫不猶豫地給了馮小剛一記耳光,而馮小剛被打之后愣住片刻,臉上表情僵了幾秒,但很快又恢復笑容,依舊笑瞇瞇地面對趙本山。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會疑惑,當時的馮小剛已經是聲名顯赫的大導演,而趙本山不過是從草根出身的二人轉演員,為何馮小剛卻不敢發(fā)作?
有知情人士透露,不只是馮小剛,整個東北三省,幾乎沒人敢輕易招惹趙本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趙本山擁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其實,這背后離不開他人生中三位關鍵人物的鼎力相助。
第一位貴人
說起趙本山生命中的第一位重要恩人,非姜昆莫屬。
時間回到1987年,那時的姜昆早已憑借精湛的相聲技藝紅遍全國,走到哪里都是觀眾矚目的焦點。
可那年他在東北演出時,觀眾反響并不熱烈,甚至有人直言:“還不如看趙本山的二人轉來得過癮!”
這句話激起了姜昆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樣的人,能讓觀眾覺得比相聲還精彩?
帶著這份疑問,姜昆專門打聽趙本山的消息,得知他在當?shù)匾粋€小劇團演出,便親自前往觀看。
當他找到趙本山時,正趕上他在臺上表演。
只見他操著一口地道的東北腔,模仿各種人物神態(tài)惟妙惟肖,與觀眾互動妙語連珠,引得臺下笑聲不斷,掌聲此起彼伏。
姜昆坐在臺下看得入神,心中暗自認定,此人將來必定大有作為。
后來,在姜昆的極力推薦下,趙本山獲得了登上春晚舞臺的機會。
首次亮相春晚,他表演的小品《相親》一經播出,便在全國引發(fā)轟動,觀眾紛紛記住了這個操著東北口音、自帶喜感的趙本山。
從此,趙本山成為春晚的“常客”。
每年他的小品都成為觀眾最期待的節(jié)目之一,他也從一個地方二人轉演員,蛻變?yōu)槿珖南矂∷囆g家。
因此,姜昆堪稱是發(fā)現(xiàn)趙本山這匹“千里馬”的“伯樂”。
不過,在趙本山的人生軌跡中,還有一位比姜昆更早提攜他的貴人。
第二位貴人
這位貴人,正是趙本山的義父李忠堂。
1982年夏天,彼時的趙本山只是東北鄉(xiāng)間小有名氣的民間藝人,靠唱二人轉、演小品維持生計。
一次偶然的機會,鐵嶺藝術館館長李忠堂得知趙本山的表演天賦后,親自前往尋找。
李忠堂聽聞鄉(xiāng)下有個叫趙本山的年輕人極具表演才華,便托人打聽其住址,親自登門拜訪。
見面后,李忠堂對他說:
“我們藝術館有個節(jié)目,需要一位演員飾演盲人,如果你能演好,我保證讓你在鐵嶺闖出一片天地,成為一名真正的角兒!”
這句話打動了趙本山,他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于是,他全力以赴準備演出。
正式登臺那天,趙本山將盲人形象演繹得惟妙惟肖:眼神渙散、動作謹慎、語氣沉穩(wěn),每一個細節(jié)都令人信服。
演出結束,全場掌聲雷動,李忠堂也被趙本山的表演深深折服。
演出結束后,李忠堂當即決定收趙本山為義子,并安排他在藝術館長期工作。
從此,趙本山不僅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還在李忠堂的幫助下獲得更多登臺機會,逐漸在鐵嶺打開知名度。
也正是在鐵嶺積累的表演經驗與人氣,為他后來被姜昆發(fā)現(xiàn)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李忠堂是趙本山走向成功的重要推手。
當然,除了這兩位貴人,趙本山還有第三位,也是最為關鍵的一位恩人。
第三位貴人
趙本山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毫無疑問是他的瞎子二叔趙德明。
趙本山年幼時命運坎坷,父母早逝,孤苦無依。在他最無助的時候,是二叔伸出援手,將他收養(yǎng)。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二叔雙眼失明,卻擁有一身過硬的藝術本領。
他是當?shù)刂亩葑喔呤?,拉出的曲子悠揚動聽,無論是歡快的曲調還是憂傷的旋律,都能演繹得淋漓盡致。
看到趙本山聰慧伶俐,二叔便將自己掌握的技藝傾囊相授,從最基本的持弓、按弦開始,手把手地教導。
除了二胡,他還教會了趙本山嗩吶、笛子等多種樂器。
在二叔的悉心指導下,趙本山學習十分刻苦。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練琴,手指磨破了就包上布繼續(xù)練習。
日復一日,趙本山不僅二胡技藝爐火純青,嗩吶、笛子等樂器也樣樣精通,打下了扎實的藝術功底。
正是這段艱苦歲月中練就的技藝,成為趙本山日后立足演藝圈的根本。
后來當?shù)貏F招人,趙本山憑借出色的樂器演奏和與生俱來的表演天賦順利進入劇團,獲得展示才華的舞臺。
如果沒有小時候跟隨二叔學到的這些本領,恐怕他連進入劇團的門檻都邁不進去,更別提后來被李忠堂、姜昆發(fā)掘,登上春晚紅遍全國了。
即便后來趙本山功成名就,每次提及瞎子二叔趙德明,仍忍不住眼眶泛紅,常常說著說著就落下淚來。
對他而言,二叔不僅是收養(yǎng)自己的親人,更是他藝術人生的啟蒙者和引路人。
誰能想到,當年那個失去雙親的孤兒,竟因三位貴人的扶持,成長為東北地區(qū)無人敢輕易招惹的傳奇人物!
如今的趙本山事業(yè)有成,弟子遍布演藝圈,真正實現(xiàn)了名利雙收。
但回首來路,若沒有瞎子二叔傳授技藝與生活依靠,沒有李忠堂提供平臺,沒有姜昆搭建通往全國的橋梁,這一切或許都不會發(fā)生。
信息來源
http://econ.taiwan.cn/rank/201502/t20150202_8899501_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