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辛芷蕾得獎后。掌聲鼓得賣力,大拇指高高豎起,滿臉都是“我們中國女演員最棒”的傲嬌!可就是因表情,不如旁邊笑得一臉燦爛的馮紹峰。張頌文如今就深陷輿論漩渦,被誤解辛芷蕾拿獎,他故意掛臉不高興!
看到再次被過分解讀的張頌文,不由想起,周一圍昔日博客中的一段話。“不認識張頌文的人,為表親切,一般叫他頌文,認識他的叫他天宏,而我叫他“老鬼”。因為當我還是貌似憤青的小崽子,連續(xù)多年榮膺廣東省十佳導游的張頌文,已經(jīng)闖蕩江湖多年了!”
而如果你能看完周一圍眼里的張頌文。就會發(fā)現(xiàn),張頌文他若想走人情世故這條路,估計早就飛黃騰達了,根本不會像今天這般,甘愿忍受誤解和心酸。
01周一圍和張頌文的友情,起始于2000年。那年,周一圍18歲,張頌文24歲,兩人同在北京電影學院高職班,又同住316宿舍。用周一圍的話說,最開始他們只是上下鋪的關系,沒想到后來成了人生知己,至今已經(jīng)相交25年。
在周一圍眼里, 張頌文這個人,跟班上所有人都不一樣。班上其他同學,大都是一路考進北電,唯有張頌文算是“半路出家”。在上北電之前,張頌文早已在江湖混跡多年,進廠打過螺絲,給人安過空調(diào),后來還一路從小導游,做到廣東省金牌導游前十佳。
基于這些人生閱歷,張頌文是班上同學中,最周到,最細致,也是最成熟的一個。用周一圍的話說,“老鬼當時是班長,人緣極好,跟誰都能聊,并且聊什么都能讓對方盡興”。最難得的是,張頌文不管跟誰都聊天,他都非常認真,既不迎合,也不諂媚,而是真心換真心,讓你覺得如沐春風。
與張頌文擅長跟各種人打交道相比,周一圍恰恰相反。周一圍個性內(nèi)斂,惜字如金,對朋友有著嚴格的定義和界限,不喜歡的人,絕不迎合,哪怕得罪人,也絕不低頭。但偏偏就是這樣的周一圍,卻跟張頌文成了兄弟。他們不僅是兄弟,更是患難之交,一輩子的知己。
02周一圍曾說,張頌文就像是他的一面鏡子。有些事情只要張頌文還在堅持,那他周一圍就有勇氣,把世俗洪流拒之門外。
張頌文讓周一圍,第一個佩服的品質,是堅持!張頌文入學北電后,第一天就被老師告知,他不適合學表演。身高,外貌這些還在其次,但一個來學表演的學生,連最基本的普通話都說不好,足矣說明日后的路,根本就走不通。
面對普通話的缺陷,張頌文沒有放棄。每天他比同學們更早出晨功,不管刮風下雨,準時在操場上練繞口令。但讓一個地道的廣東人,短時間內(nèi)練好普通話,談何容易,所有人都勸張頌文放棄,畢竟他又不是只有演員這一條路。
要知道,早在入學北電之前。張頌文已是廣東省赫赫有名的金牌導游,1999年,張頌文就能一個月賺到2萬塊。用同學們的話說,哪怕張頌文退學繼續(xù)當導游,照樣能活得風生水起。
但不管旁人怎么說,怎么勸。張頌文就是不放棄,那半年里,他用了各種方法,甚至把石子放進嘴巴練發(fā)音,舌頭磨出血,也毫不在乎。彼時,大概誰也不會想到,就這么一個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的人,最后竟然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光榮畢業(yè)。
除了堅持,張頌文讓周一圍真正佩服的,還有他對表演的執(zhí)著和熱愛。關于張頌文成名前的人生經(jīng)歷,大眾早已耳熟能詳。不管是他跑劇組被拒絕,還是被導演和制片人當面“詆毀”,亦或是經(jīng)濟窘迫那幾年,他住在寒冷的出租屋,每天趁著菜場收攤時去買菜···這些故事和經(jīng)歷,旁人大都是聽張頌文講的,唯有周一圍他是親眼見證。
周一圍,親眼見證過張頌文被打擊,被拒絕。因為那些年,是他跟著張頌文一起跑劇組,而他那時也是被打擊的對象之一。
他也親自去過張頌文的出租屋,感受過冬天張頌文經(jīng)歷的寒冷。用周一圍的話說,每逢冬天去看張頌文,一定要穿厚厚的大棉襖,否則張頌文那個小屋,人根本就待不住。
正是親身經(jīng)歷過,所以周一圍才更懂張頌文,對藝術有多純粹和執(zhí)著。周一圍成名后,一度想幫張頌文改善經(jīng)濟條件。用周一圍的話說,只要張頌文開口,我隨時支援,但張頌文不開口,我連一塊媒都不會幫他買。因為他懂張頌文的自尊,也懂張頌文的堅守;
正是確定周一圍懂自己,所以張頌文才會把旁人不理解的舉動,通通告訴周一圍。比如,就因制片人和導演態(tài)度不好,張頌文拒絕過送上門的劇本,原因是他心里不舒服;比如,他寧愿在冬天受凍,寧愿去買打折的菜,也不愿接爛片,玷污他心中的藝術;
換做其他人,或許會勸張頌文低頭,畢竟要先活下來,但周一圍不會。用他的話說,如果張頌文接了那個戲,我理解,但如果張頌文不接,我也理解,因為這就是我認識的張頌文。
032023年,憑借《狂飆》,張頌文終于火了??僧攺堩炍拿麣馑疂q船高時,有關他的爭議,也紛至沓來。從“開工擺架子,粉絲面前耍大牌”,到如今“眼見辛芷蕾拿獎,張頌文掛臉”···
當各種謠言如潮水般,洶涌而來。忍不住想問,張頌文當真如此嗎?如果他當真不懂人情世故,又何必跟周一圍相交之時,還時常規(guī)勸周一圍,莫要太過孤僻,唯恐好兄弟得罪人;
如果他當真人品不行,經(jīng)紀人趙玉德,又怎會潛力迢迢從中國香港來北京,陪著張頌文熬了整整8年低谷。
一個為了當演員,寧愿放棄安穩(wěn)人生,只為追求純粹藝術的人。又怎會在看到同行,且是跟自己同劇組的女演員拿獎,而會掛臉不高興?
一個寧愿在出租屋苦熬寒冬,也不愿開口求助朋友幫忙的人。他又怎會不知,那些真正熱愛表演的人,一路走來到底有多不易和心酸!
況且,辛芷蕾靠電影《日掛中天》拿到影后,不僅是實至名歸,更是既鞏俐,葉德嫻之后的第三位中國女演員。面對如此殊榮,張頌文又怎會不與有榮焉!
最關鍵的是,多年累積的人生閱歷,早就磨煉出了張頌文的格局和心態(tài)。于他而言,或許最做不來的,就是在關鍵場合讓對方失了體面。
畢竟,一個隨時隨地,能跟菜場大媽,炸雞店老板,真誠聊天的人。又怎會隨意,就做出不尊重他人,故意擺架子,耍大牌的舉動?
好在,真正懂張頌文,喜歡張頌文的人都明白。張頌文為人本就儒雅,真誠,拋開表演之余,他就是一個普通人,認真生活,努力把日子過盡興的人。
而辛芷蕾也是一個大氣,不拘小節(jié),真誠的女演員。這次威尼斯之行,相信她收獲的不只是一個影后獎杯,相信還有跟張頌文老師的友情。
真心希望辛芷蕾和張頌文兩位演員,日后能夠越來越好。也希望網(wǎng)友少一些上綱上線,給這些踏踏實實演戲的演員們,多些理解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