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紹興年間,滁州以北三十里的群山中,坐落著一個名為流云村的幽靜村落。村東頭住著個名叫季春雨的俊朗青年,他自幼父母雙亡,幸得村中一位姓陳的老木匠收留。老木匠待他如親子,不僅供他吃穿,更將畢生所學(xué)的木工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季春雨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xué),十八歲時已能獨立承接各種木工活計,其精湛的手藝和俊秀的相貌引得村里不少姑娘芳心暗許。然而他的心里,始終只容得下村西令家的女兒令紅。
令紅生得明眸皓齒,膚若凝脂,舉手投足間自帶一股溫婉氣質(zhì),是方圓百里出了名的美人。那年春天,季春雨有幸被請去令家修繕家具,初見令紅便驚為天人。此后他日日借故往令家跑,不是送新做的木簪,就是幫忙修補些小物件。日久生情,令紅也被這個心靈手巧的年輕木匠打動,兩人終成眷屬,在村民們的祝福聲中結(jié)為夫妻。
新婚燕爾,小兩口恩愛非常,羨煞旁人。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家中多了一張嘴吃飯,季春雨微薄的收入漸漸捉襟見肘。流云村人丁稀少,木工活計有限,季春雨思來想去,決定前往繁華的滁州城謀生。臨行那日,令紅含淚將親手繡制的鴛鴦荷包塞進丈夫行囊,叮囑他思念時便拿出來看看。季春雨緊握荷包哽咽道:娘子放心,待我賺夠銀錢,定早日歸來讓你和爹過上好日子。說罷,兩人在村口楊柳依依處揮淚作別。初到滁州,季春雨被城中鱗次櫛比的商鋪和川流不息的人潮震撼。他徑直找到城里最大的萬木軒木材行求職。掌柜馬員外是個精明的生意人,見這年輕人氣度不凡,便讓行里的老師傅考校他。季春雨當(dāng)場展示了精湛的榫卯技藝,竟將行里最資深的老師傅都比了下去。馬員外大喜過望,當(dāng)晚設(shè)宴款待,席間頻頻勸酒。酒過三巡,馬員外突然問道:小兄弟可曾婚配?季春雨想起村里人說城里掌柜多不喜伙計成家,便謊稱尚未娶親。馬員外聞言喜形于色,當(dāng)即喚出愛女馬霽默相見。
這位馬小姐生得杏眼桃腮,舉止優(yōu)雅,談吐不凡。馬員外直言欲招季春雨為婿,季春雨雖心系令紅,但想到若能攀上這門親事,日后榮華富貴唾手可得,便半推半就應(yīng)了下來?;楹螅R員外對這個女婿青眼有加,不僅教他經(jīng)商之道,更將生意漸漸交托于他。三年后馬員外病逝,季春雨全盤接手了木材行,從此性情大變,終日流連煙花之地,早將發(fā)妻令紅拋諸腦后。
這年深秋,季春雨聽聞麗春院新來了一位蒙面歌舞伎,便約了幾個商賈前去尋歡。那女子雖輕紗遮面,卻讓季春雨莫名熟悉。曲終人散后,老鴇神秘地說這位姑娘破例愿與他獨處。進入廂房,女子緩緩摘下面紗,竟是令紅的面容!不待季春雨反應(yīng),令紅輕吹一口氣,他便昏死過去。
次日醒來,季春雨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竟變成了女兒身。這時令紅現(xiàn)身道出真相:原來兩年前她得知丈夫另娶,悲憤自盡化作冤魂,循著當(dāng)年所贈荷包找到滁州時,發(fā)現(xiàn)季春雨已溺亡三月有余。為查明死因,令紅施法讓季春雨附身在一個體弱丫鬟身上,重現(xiàn)了他遇害當(dāng)夜的記憶。季春雨這才想起,那夜他被馬霽默下藥迷暈,與管家合謀將他沉尸河底。
在令紅的幫助下,馬霽默與管家的奸情敗露,二人不堪冤魂索命,最終向官府自首伏法。塵埃落定后,令紅望著痛哭流涕的季春雨嘆道:早知今日,何必當(dāng)初。隨即化作青煙消散,只余那枚褪色的鴛鴦荷包,靜靜躺在冰冷的青石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