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曾是北京城里小有名气的书香门第,到了汪玺这一代家道中落,不过这位少爷倒没真正尝过人间疾苦。他从小在重点中学北京二中读书,毕业后顺顺当当进了事业单位当会计,过着朝九晚五的安稳日子。
街坊们提起汪家小子都夸他生得俊:一米八的个头,白净面皮上总挂着笑,说话慢声细语从不起急。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这样斯文体面的机关干部最招长辈喜欢。1976年盛夏的联谊会上,刚满十八岁的张兰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温润如玉的年轻人。
打那天起,泼辣的北京大妞就展开了热烈追求。她偷偷卖掉姥姥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把攒下的钱全花在香山约会门票上,连公交车票都要精打细算买最便宜的。汪玺起初总是不冷不热,可架不住姑娘天天往家里跑——寒冬腊月帮着拆洗被褥,立春时节赶制棉袄,勤快劲儿让汪母笑得合不拢嘴。
这段感情里始终横着道坎。汪玺有个藕断丝连的初恋,女方家境贫寒遭父母反对才作罢。但张兰根本不在乎,1980年她突然怀孕后,直接找到未来婆婆:"妈,医院说是个大胖小子。"就这一句话,让看重香火的汪家火速操办起婚事。
1981年开春领证,张兰挺着肚子在民政局门口啃糖葫芦。等到盛夏蝉鸣时,汪小菲呱呱坠地。孩子满月那天,出差归来的汪玺带了件鹅黄色婴儿服,衣兜里却藏着旧情人的书信。张兰咬着后槽牙没发作,把信纸揉塞进了煤炉子。最初几年还算和睦。1982年汪玺辞去铁饭碗,先后折腾豆制品厂和鱼塘养殖。张兰一手抱孩子一手打算盘,可总赶上豆价飞涨、鱼苗瘟病,家底眼见着变薄。从前温声细语的丈夫现在动不动摔账本,汪小菲常常缩在五斗柜后头,听着父母为钱吵得屋顶都要掀翻。
1987年深秋,这段维持八年的婚姻走到尽头。张兰抹了把脸,把八岁的儿子留给前夫,揣着行李就去了加拿大。在多伦多阴冷的地下室里,她同时打着六份工,从早餐馆的油锅旁忙到深夜的洗碗池,脚底板的水泡破了又起。两年后带着两万美金血汗钱杀回东四胡同,支起"阿兰酒家"的招牌,灶台前翻飞的锅铲渐渐炒出了名堂。
九十年代是夫妻俩人生的分水岭。张兰把第一家店卖出好价钱,转战高端餐饮打造"俏江南"帝国;汪玺则在缅甸的原始森林里倒腾红木,后来赶上北京地产热潮,在朝阳区圈地盖楼赚得盆满钵满。千禧年后,当前妻遭遇资金链危机时,他默默注资相助——离婚多年,儿子始终是剪不断的纽带。
2014年与资本方的恶斗让张兰失去俏江南,蛰伏数年后,六十岁的她竟在直播间里重焕生机。2021年创立的麻六记靠着母子俩的流量异军突起,而法人代表赫然写着汪玺的名字——这位精明的商人用股权架构为母子筑起债务防火墙。
现在汪小菲已能独当一面,可父母婚姻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他在自传里写道:"母亲总说当年是她追着父亲跑,可感情这事,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不想停驻的人。"每逢春节,张兰还是会往汪玺住处寄些年货,就像寄给一位老友。而曾经躲在柜子后发抖的小男孩,现在在直播间里和母亲插科打诨卖酸辣粉时,偶尔还会露出如父亲般温和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