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一則重磅消息炸翻全球科技圈,中國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正式宣布,對英偉達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啟動進一步調查。
據(jù)了解,這已經是今年我國對這家美國芯片巨頭亮出的第二記重拳,消息一出,英偉達盤前股價大降2.4%,市值蒸發(fā)超800億美元。
而遠在西班牙馬德里的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更是在中美會談后對著鏡頭,臉色鐵青地抱怨:“這真是糟糕的時機!”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貝森特的“時機論”不過是破防了。說到底,是中國這記精準打擊,打在了美國的七寸上。
要知道,就在兩天前,美國還把23家中國高科技企業(yè)(其中大半是半導體領域的中堅力量)強行拉進實體清單,妄圖用這種“先下手為強”的手段,在貿易談判中拿捏中國。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我國這次沒有像過去那樣“打碎牙齒和血吞”,而是直接啟動對英偉達的調查——這波反擊,來得又快又狠,直接打蒙了華盛頓的政客們。
為什么偏偏是英偉達?
眾所周知,這些年美國為了遏制我國企業(yè)發(fā)展,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從制裁華為、中興,到限制AI芯片對華出口,再到把我國企業(yè)一個個列入實體清單,每一步都透著“我得不到也不讓你發(fā)展”的霸道。
而英偉達,就是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壓制中國的重要“棋子”。長期以來,英偉達在全球AI芯片市場幾乎形成了壟斷霸權,尤其是在中國市場,份額一度超過80%。
大到互聯(lián)網大廠的大模型訓練,小到科技公司的AI研發(fā),都得依賴它的GPU芯片。然而英偉達仗著這份壟斷地位,干的全是“店大欺客”的勾當:2020年收購邁絡思時,明明跟中國監(jiān)管部門承諾了“不捆綁銷售、保證技術兼容”等七大條款,結果轉頭就把這些承諾當廢紙。
更過分的是,它還被曝在閹割版H20芯片里預留“后門”,試圖監(jiān)視中國企業(yè)的技術動態(tài)——這種既賺中國錢,又要卡中國脖子的行徑,早就該被好好管一管了!偉達的調查——這波反擊,來得又快又狠,直接打蒙了華盛頓的政客們。
為什么偏偏是英偉達?
眾所周知,這些年美國為了遏制我國企業(yè)發(fā)展,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從制裁華為、中興,到限制AI芯片對華出口,再到把我國企業(yè)一個個列入實體清單,每一步都透著“我得不到也不讓你發(fā)展”的霸道。
而英偉達,就是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壓制中國的重要“棋子”。長期以來,英偉達在全球AI芯片市場幾乎形成了壟斷霸權,尤其是在中國市場,份額一度超過80%。
大到互聯(lián)網大廠的大模型訓練,小到科技公司的AI研發(fā),都得依賴它的GPU芯片。然而英偉達仗著這份壟斷地位,干的全是“店大欺客”的勾當:2020年收購邁絡思時,明明跟中國監(jiān)管部門承諾了“不捆綁銷售、保證技術兼容”等七大條款,結果轉頭就把這些承諾當廢紙。
更過分的是,它還被曝在閹割版H20芯片里預留“后門”,試圖監(jiān)視中國企業(yè)的技術動態(tài)——這種既賺中國錢,又要卡中國脖子的行徑,早就該被好好管一管了!
芯片領域,美方一邊蓄意打壓中國企業(yè),一邊又對中國依法調查英偉達喊“不公平”,這雙標的嘴臉簡直可笑。
據(jù)披露,特朗普時期,英偉達和美方雙方就達成了秘密協(xié)議:美方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閹割版芯片,條件是英偉達要把在華利潤的15%上繳,用來填補美國國債的窟窿。
我國此次調查,一旦坐實壟斷,英偉達不僅要面臨50億美元(約355億人民幣)的罰款,還可能被要求開放技術標準——這不僅斷了英偉達的財路,更直接動搖了美國政府靠抽成還債的如意算盤。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難怪貝森特會急得跳腳。
其實中國敢對英偉達下狠手,底氣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源于國產芯片實實在在的崛起。過去,我們確實依賴英偉達,可這些年,美國的每一次打壓,都成了中國芯片企業(yè)“逼自己一把”的動力。
現(xiàn)在的中國,早就不是那個“離了英偉達就玩不轉”的時代了。
華為的昇騰910B芯片,已經在百度、阿里等多家互聯(lián)網大廠實現(xiàn)了對英偉達芯片的替代,大模型訓練效率一點不遜色;寒武紀的思元系列、海光的DCU芯片,也在快速迭代,性能不斷突破;就連一些中小科技公司,也開始改用國產芯片搭建AI研發(fā)平臺。
短短幾年,國產芯片從“能用”到“好用”,從“個別替代”到“批量應用”,硬生生在英偉達的壟斷壁壘上砸出了一個缺口。
現(xiàn)在中國啟動對英偉達的調查,就是在告訴全世界:我們不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不再依賴別人的技術平——因為我們自己的技術,已經站起來了!
這一次,輪到美國嘗嘗“被反制”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