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克拉瑪依)國際石油天然氣及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上,一棵紅色的采油樹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它是新疆油田公司應急搶險救援中心自主研發(fā)的新產品。
這棵采油樹的主要研發(fā)者是該中心研究所工作人員常院青。他說:“這次參展的(CCUS)二氧化碳驅工藝配套的注采井口裝置是我們從2022年開始研發(fā)的,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新疆油田二氧化碳驅示范區(qū)?!?/p>
采油樹是自噴井和機采井等用來開采石油的井口裝置,是油、氣、水井的一種最重要、最常見的設備,也是油氣井最上部的控制和調節(jié)油氣生產的主要設備,并為鋼絲、電纜、連續(xù)油管等修井作業(yè)提供條件。
采油樹因結構外露、功能組件分散形似樹木而得名。在廣袤的油田上,許多采油樹靜靜佇立。
這個研究所之前已經研制有常規(guī)采油樹井口裝置、火驅井口裝置、SAGD井口裝置等。在接到研發(fā)新型采油樹和井口裝置的任務時,常院青剛從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幾個月,對采油樹的標準、加工制造流程、使用現場情況等都不太懂,但又深感責任巨大,因為這項任務是聚焦二氧化碳驅油工藝核心需求。
他從油管頭裝置、異徑接頭、小四通、絲扣法蘭、油管短節(jié)等各種標準、適用的現場等逐一開始了解鉆研。井口設備的核心結構包括油管頭、小四通和平板閘閥等關鍵部件,另外還有生產閥門、回壓閥門、放空取樣閥門、油套連通閥門等組成,井口裝置裝有油管和套管壓力表,以觀察油套管壓力。
承壓本體選用哪種材料滿足二氧化碳工況?閥門、懸掛器密封橡膠件選用哪種結構及材料?懸掛器聯結管柱采用哪種扣型?帶著一個個問題,常院青和十多人的團隊反復琢磨,四處調研,焦灼是常有的事。
不少問題是在研發(fā)過程中發(fā)現的。比如懸掛器密封使用金屬還是非金屬?因為要將有一定腐蝕性的二氧化碳注入井口,井口裝置的密封結構如果使用金屬+非金屬組合,會比橡膠密封的耐腐蝕性更高一些。
就這樣,隨著一步一步優(yōu)化,新型采油樹開始快速“生長”起來。
采油樹上有絲扣法蘭、堵頭等帶螺紋結構的裝置,采油現場工作人員在上卸扣時發(fā)現螺紋有粘扣現象,導致螺紋損壞。常院青和同事收到反饋,就想辦法去改進。他們通過網上檢索文獻、與專業(yè)人員溝通、實地走訪調研,最終采用了一種新的螺紋處理工藝,卸扣不暢的問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使用采油樹中,常院青和同事發(fā)現,二氧化碳注入井管柱采用的不同廠家生產的氣密封螺紋存在加工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
這項技術作為特殊專利螺紋,必須由具備授權資質的專業(yè)工廠進行加工,導致生產周期延長,加工費用顯著增加。這不僅影響了項目進度,也提高了整體施工成本。為突破這一技術瓶頸,他和團隊的伙伴們計劃通過自主設計研發(fā),開發(fā)一種新型氣密封螺紋結構,最終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這將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從2022年至今,常院青和同事們反復推敲,不斷優(yōu)化采油樹的種種細節(jié),每一步都精益求精。產品技術越來越先進,性能越來越穩(wěn)定,為新疆油田實現2025年注碳100萬噸提供了可靠的裝備支撐。
接下來,常院青和同事們還要讓采油樹更加“茁壯成長”。
應急搶險救援中心正在做承壓能力更高、耐溫更高的熱采井口裝置以及配套的熱采閥門研制工作。
一棵棵紅色的采油樹扎根戈壁荒灘,源源不斷地助力油田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