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的自豪还历历在目,可转眼间,一部《731》却要血淋淋地撕开历史的伤疤,这到底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是非要“以痛醒人”?这事儿,真让人五味杂陈。
《731》这部片子,国家队亲自下场带节奏,三大官媒罕见地同时发声,摆明了就是要让这段历史“钉死”在全世界的记忆里,搞一次“电影式申遗”。这架势,确实有点猛。
但更猛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赵林山。这名字,之前可能没几个人听过,但现在,你绝对得记住。为了拍这部电影,他干了一件让全网都炸锅的事儿——他居然让自己刚出天的亲闺女,去“演”了一个被日军拿来做实验的婴儿。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懵圈。这导演,是“疯”了,还是想“封神”?
据说,一开始剧组也是下了血本的,搞了个高科技仿真婴儿,会眨眼会笑,那叫一个逼真。可一上镜头,赵林山就觉得不对味儿:“太假了,这不行!” 他要的不是技术上的真,而是那种生命感,是历史面前“真实”的分量。你想啊,七八百人的剧组,每天烧的都是钱,拖不起啊。
于是,他做了一个让全剧组都倒吸一口凉气的决定。
他直接一个电话打回家,跟他还在坐月子的媳妇儿说:“把孩子抱来。”
副导演当时就慌了,赶紧偷偷给导演夫人打电话:“嫂子,导演疯了!您劝劝他!” 结果,人家嫂子沉默了几秒,只说了一句:“回家接我?!?/p>
就这样,一个本该在襁褓里被小心呵护的小婴儿,成了这部电影里最让人心碎的一个“符号”。
你说赵林山疯了吗?也许吧。但你看看他这六年都干了些啥?一个人跑到日本,翻档案,查资料,看了八千多页的文字,四百多小时的影像。他就一句话:“我得对得起历史。”
这“疯”,是一种极致的认真,是一种不要命的使命感。
这事儿一出,网上直接炸了锅。
有人敬佩得五体投地:“这导演是个狠人!是真想叫醒那些装睡的人!”
有人被震撼到说不出话:“我不评价对错,但我大受震撼。这可能就是‘拼命’吧?!?/p>
有人觉得必须铭记历史:“必须让后人记得那段历史?!?/p>
也有人心疼那个孩子:“他完全可以不用这么极端,但他选了最难的一条路。我敬他是条汉子,但也真心疼那个宝宝?!?/p>
有人佩服,有人质疑,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这种事,只有真正较真的人,才干得出来。
赵林山后来也说了,拍这片子,他走不出来,也不想走出来。
想想也是,六年时间,面对如山的史料,面对外界的不解,甚至面对国际的压力……他就像一个现代的史官,用摄影机当刀,刻下一段不容抹去的历史。
说白了,这部《731》,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的意义。国家之所以选.18这个日子,动用三大官媒一起推,就是想用最猛的方式,把日部队的罪状再翻个底朝天,让全世界都记住这段历史。这相当于一次“电影形式的申遗”,意义太大了。
赵林山这个导演,是个“狠人”,也是个“轴人”。为了追求极致的真实,他能干出用自己亲闺女(出天)去替换道具娃娃这种事,这偏执劲儿确实让人震惊,但也恰恰说明了他“不疯魔不成活”的创作态度。
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勿忘国耻”这四个字,早就刻在了骨子里。
这部《731》,注定是一部必须支持的爱国大片。它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历史,绝不能忘!
吾辈当自强,铭记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告慰那些逝去的灵魂。
關(guān)于我們|版權(quán)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luò)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dāng)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